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农学专业,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办学历史,现隶属于滨海农业学院。现有教职工 20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7人,讲师 4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硕士生导师 1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1 人,获批省政府特贴1人,拥有广东省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创新团队1个,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科研队伍。农学本科专业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拥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热区作物遗传育种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省级中国东盟海水稻研究院,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20余个。近年来,本科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 20 余项,主持校、省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20 多项。其中,“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海红香米项目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农学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教育以及农业贸易等企事业单位。农学专业以耐盐碱水稻、油菜研究为引领,以促进热带农业和滨海农业发展为专业特色,主要开展热带滨海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热带滨海农作物生理生态调控、水旱复种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创建、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及产业化等研究工作。农学专业依托的作物学一级学科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是广东省第七、八轮重点扶持学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项目累计 50 余项,到账经费 2000 余万元。育成国审、省审水稻新品种 40 余个,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件,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 3 项,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培养了大批优秀农业人才,现已成为粤西地区、广东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1.专业定位
农学专业面向华南区域农业生产需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研究热带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开展热带作物栽培与耕作、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加工、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创新研究,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和手段拓展作物学学科内涵。以立足广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为核心理念,围绕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战略需求,服务华南滨海农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聚焦华南区域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经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农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情怀;具备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学科前沿,批判性思维,能在涉农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科研、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和服务等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
3.培养规格
【学制学分要求】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总学分169学分。
【毕业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2)具有“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情怀,知农学农爱农,具有献身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实践的精神,符合“三宽(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四得(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特质人才培养要求。
(3)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作物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4)熟悉作物生长发育、遗传育种及栽培耕作技术,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与大气、土壤间系统关系,具备综合分析解决作物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现代农业生产与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备基本的农作物产品经营、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的能力,掌握农业生产、流通、涉农产业组织相关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备涉农产业组织设计与运营管理、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技能。
(6)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等方面的基本应用能力。
(7)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8)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类通识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9)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较为扎实的专业外文文献阅读及写作能力。
(10)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运用所学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农产品研发与创业的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培养和训练后,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a:知识要求
a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a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内在规律,熟悉我国“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等战略需求。了解并掌握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基本知识。
a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进行一般的口语交流和专业文章的阅读与写作;明确应用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a4:掌握植物生命活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条件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农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的基础知识,熟悉作物生长发育、育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大气、土壤间的关系。
a5:掌握农业生产、流通、经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备初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农业高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初步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升级农业产业的基本方法。
b:能力要求
b1: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b2: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b3: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一定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力。
b4:具备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后储藏与加工等方面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具备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和农村社区服务等工作的能力。
b5: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四创”(创思、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在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的能力。
c:素质要求
c1:拥有优良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历史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具有献身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实践的精神。
c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乐观向上,意志坚定,有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勇气。
c3: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较强的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
c4: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敏锐捕捉农业和作物学科发展动态,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终生学习,充实自我。
c5:有正确的审美观,有较好的沟通和交流表达能力。
4.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为作物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种子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
课程结构比例表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教学实验与实训、课程与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四部分。
(1) 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包括军事技能、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劳动教育、社会调查与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综合素质实践、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践。
(2) 教学实验与实训包括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作物育种学实验。
(3) 课程与专业实习包括农业认知实践、植物学课程实习、农业生态学课程实习、土壤肥料学课程实习、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农业昆虫学课程实习、耕作学课程实习、作物栽培综合实践、作物育种学课程实习。
(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5.师资队伍
农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2人,7人具有海外留校经历,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比率占专任教师的84.2%,师资队伍人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水平高。拥有省级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创新团队。
6.教学条件
拥有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国家级平台1个;拥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拥有植物生产类专业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拥有热带作物高效生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拥有作物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平台1个;拥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遗传育种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植物保护等教学实验室;拥有热区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拥有校内教学实验基地及校企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和学生毕业实习基地20余个。
7.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基础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化学大赛、生物化学大赛、英语大赛等),各种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创业大赛和各级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近年来获得立项的国家级、省级的创新创业项目二十余项;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1项(“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海红香米项目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省级技能竞赛奖二十余项;省级本科生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论文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实验与实践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1项。